1622442517 Ad
Home » 师培院 » 知识库 » 亲子教育中的常见误区:90%家长都在犯,难怪孩子不配合

亲子教育中的常见误区:90%家长都在犯,难怪孩子不配合

艺博教育
2025年7月29日 11:38 13

王姐对着满地的玩具深吸一口气。这是今天第三次叫儿子收拾,从 “快点收” 到 “再不收就扔了”,嗓子都喊哑了,孩子却像没听见,照样趴在地上搭积木。她冲过去把积木扫进箱子,孩子 “哇” 地哭起来:“我还没搭完!” 她更气了:“跟你说了多少遍,玩完要收拾,怎么就不听?” 这样的场景,几乎每天都在上演。​

“孩子不配合,往往是家长的沟通方式把他推远了”,艺博家庭教育在接触大量案例后发现,很多家长总觉得 “孩子故意作对”,却没意识到自己的话里藏着让孩子抗拒的 “雷点”。​

1.把 “命令” 当 “沟通”,孩子自然想反抗​

有位爸爸想让女儿穿外套,不说 “外面冷”,而是直接命令 “穿上”。女儿偏说 “不冷”,僵持到最后两人都动了气。后来他换了种说法:“我摸了下窗户,外面风挺大,你觉得穿薄外套还是厚外套?” 女儿想了想说 “薄的”,乖乖穿上了。艺博家庭教育认为,孩子对 “被控制” 很敏感,给点选择权,反而容易配合。​

 2.用 “比较” 伤自尊,孩子破罐破摔​

男孩考试没考好,妈妈恨铁不成钢:“你看隔壁朵朵,每次都考第一,你怎么就不能用点心?” 话刚说完,孩子把试卷揉成一团:“我就是笨,你别管了!” 就像教育家陶行知说的:“你的教鞭下有瓦特,你的冷眼里有牛顿。” 比较带来的不是动力,是 “我做不好” 的绝望。​

3.只看 “结果”,不看 “过程”,孩子失去积极性​

女孩第一次自己叠被子,叠得歪歪扭扭,妈妈皱眉:“你这叠的什么呀,还不如我来。” 从此女孩再也不碰被子,反正 “妈妈会弄”。艺博家庭教育常提醒家长:孩子学做事时,比起 “做得好不好”,更该看见 “他在试着做”。​

王姐后来试着改变方式。儿子又在玩玩具时,她蹲下来问:“你想先收积木还是先收小车?妈妈可以帮你递箱子。” 没想到孩子抬起头说:“我想先搭完城堡,搭完就收,行吗?” 她愣了愣,点头同意。那天晚上,孩子真的自己把玩具摆回了架子上。​

其实孩子的配合度,藏在家长的语气和措辞里。那些 “你必须”“你怎么就” 的话,像一道道墙,隔开了彼此的理解;而 “我们一起”“你觉得呢” 的话,才是让孩子愿意靠近的桥。艺博家庭教育见过太多这样的转变:当家长放下 “权威”,孩子反而会展现出意想不到的懂事。就像王姐说的:“原来不是孩子不听话,是我没找对跟他说话的方式。”

标题:亲子教育中的常见误区:90%家长都在犯,难怪孩子不配合

分类:知识库

链接:https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681.html
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
4000-092-1288
咨询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