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22442517 Ad
Home » 师培院 » 知识库 » 家庭教育中,父母要当 “引路人” 而非 “保护伞”,孩子更独立

家庭教育中,父母要当 “引路人” 而非 “保护伞”,孩子更独立

艺博教育
2025年7月31日 10:59 22

林阿姨在学校门口跟老师道歉时,脸都红了。刚上三年级的孙子小杰,因为同桌碰掉了他的橡皮,当场哭着把对方的文具盒扔到了地上。老师说这不是第一次了 —— 上次小组比赛输了,他赖在地上不肯起来;作业本写错一个字,就把本子撕了。林阿姨总说 “孩子还小”,每次都替他道歉、收拾烂摊子,可小杰的脾气越来越大,一点挫折都受不了。​

“父母总想替孩子挡风挡雨,却忘了他总有一天要自己走”,艺博家庭教育在接触这类家庭时发现,很多家长把 “保护” 变成了 “包办”,看似为孩子好,实则剥夺了他学会面对问题的机会。​

别替他 “认错”,教他 “承担”​

有个男孩在公园推倒了别的小朋友,妈妈没说 “他不是故意的”,而是蹲下来问他 “你觉得这样做对吗?” 男孩摇摇头,妈妈接着说 “那我们去跟小朋友说对不起,再帮他把玩具捡起来好不好?” 后来男孩不小心打碎了邻居的花盆,主动说 “我用零花钱赔给爷爷”。艺博家庭教育常说:“孩子犯错时,你的‘包庇’,会让他学不会负责。”​

别替他 “解决”,陪他 “面对”​

女孩数学考砸了,趴在桌上哭。爸爸没说 “没关系爸爸帮你找老师补课”,而是说 “考不好确实难受,我们一起看看哪些题错了,是不会做还是粗心了?” 他们一起分析试卷,女孩发现很多题是因为没读懂题目。第二次考试,她特意把题目读两遍,成绩提高了不少。就像教育家陶行知说的:“好的教育,是教孩子自己走路,而不是背着他走。”​

别替他 “做决定”,听他 “怎么想”​

男孩想参加学校的长跑比赛,妈妈觉得 “他跑不快,去了会失望”,偷偷给老师打电话取消了报名。男孩知道后哭了很久,说 “我就想试试”。后来妈妈改变了做法,男孩想竞选班干部,她问 “你觉得自己能做好什么?” 男孩说 “我可以帮同学搬书”,她鼓励他 “那你去试试,就算选不上,也知道怎么努力了”。​

父母的角色,从来不是为孩子扫清所有障碍,而是教会他在遇到障碍时,知道该怎么跨过去。艺博家庭教育见过太多这样的孩子:被过度保护的,遇到一点事就慌了手脚;被适当引导的,反而能冷静想办法。就像林阿姨说的:“以前总怕他受委屈,现在才知道,让他学会自己面对,才是真的为他好。”

标题:家庭教育中,父母要当 “引路人” 而非 “保护伞”,孩子更独立

分类:知识库

链接:https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700.html
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
4000-092-1288
咨询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