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22442517 Ad
Home » 师培院 » 知识库 » 青少年抑郁信号:家长容易忽略的3个细节

青少年抑郁信号:家长容易忽略的3个细节

艺博教育
2025年8月6日 15:52 16

周姐发现儿子最近有点不对劲。以前放学回家总爱叽叽喳喳讲学校的事,现在一进门就关进房间,喊他吃饭也磨磨蹭蹭;以前最宝贝的球鞋脏了会立刻刷,现在堆在角落蒙了层灰;有次她无意中看到儿子的笔记本,好几页都写着 “没意思”“活着真累”,当时只当是孩子闹情绪,骂了句 “小小年纪瞎感慨什么”。​

直到老师打电话说孩子连续一周没交作业,上课总趴着发呆,周姐才慌了神。带儿子去看心理医生,诊断结果是中度抑郁。她瘫坐在诊室门口,眼泪止不住地流 —— 那些被她当成 “青春期叛逆” 的细节,原来都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。​

“青少年抑郁像藏在暗处的雾,家长稍不留意就会错过信号”,艺博家庭教育在接触这类案例时,常提醒家长:很多时候,孩子的抑郁不是突然发生的,而是有迹可循。精神科医生李雪曾说:“孩子的异常行为,都是内心感受的外在表达。” 以下3个细节,最容易被家长忽略。​

1. 突然变得 “懒”:不是懈怠,是没力气​

男孩以前每天雷打不动晨跑,最近却总说 “太累了”,早上赖床到迟到;作业明明会做,却对着题目发呆,说 “不想写”。妈妈一开始以为是孩子变懒了,天天催着骂着,直到孩子说 “我连抬手翻书的力气都没有”,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​

艺博家庭教育发现,抑郁的孩子常表现出 “行动力下降”:不是故意偷懒,是生理上的 “能量不足”。就像手机只剩 1% 的电,连亮屏都费劲 —— 这时候逼他 “加油”“振作”,只会让他更绝望。​

 2. 对喜欢的事突然 “没兴趣”:不是变心,是快乐感知失灵​

女孩从小爱跳舞,参加过很多比赛,可这半年再也没碰过舞鞋。妈妈以为她腻了,说 “不想跳就不学了”,却没发现女儿连以前最爱看的舞蹈视频都不看了,周末就窝在沙发上,问她 “想出去玩吗”,只说 “没意思”。​

心理学上这叫 “快感缺失”,是抑郁的典型表现。孩子不是真的对事物失去兴趣,而是大脑像被蒙上了一层布,感受不到快乐了。这时候家长若说 “以前你不是挺喜欢的吗”,只会让孩子觉得 “连我自己都变了,没人懂我”。​

3. 频繁说 “身体不舒服”:不是装病,是心理的痛在 “呼救”​

有个初中生总说头痛、胃痛,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问题。每次快考试时,症状就会加重,甚至疼到没法上学。爸爸觉得他是 “不想考试装病”,狠狠骂了他一顿,结果孩子直接把自己锁在屋里,两天没吃饭。​

艺博家庭教育接触过不少这样的案例:抑郁的孩子常出现 “躯体化症状”—— 心理的痛苦转化成了身体的不适。他们说不出来 “心里难受”,只能用 “头痛”“肚子疼” 来表达。这时候若指责他 “装病”,相当于把他的求救信号掐断了。​

青少年抑郁不可怕,可怕的是家长的 “看不见”。艺博家庭教育想告诉家长:当孩子出现异常时,别急着指责、说教,先停下来问问自己 “他是不是遇到难处了”。很多时候,孩子需要的不是 “你教他怎么做”,而是 “你看见他的痛”—— 看见,就是驱散抑郁迷雾的第一束光。

标题:青少年抑郁信号:家长容易忽略的3个细节

分类:知识库

链接:https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742.html
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
4000-092-1288
咨询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