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22442517 Ad
Home » 师培院 » 知识库 » 孩子胆小怕黑?试试 “故事疗法”,用故事帮他打败恐惧

孩子胆小怕黑?试试 “故事疗法”,用故事帮他打败恐惧

艺博教育
2025年8月6日 16:06 17

晚上九点,客厅的灯暗下来时,男孩突然攥紧了妈妈的衣角。“我不敢一个人睡,衣柜里有怪兽。” 他声音发颤,眼睛盯着卧室门,像那里藏着什么可怕的东西。​妈妈试过开着小夜灯,在床头放玩具枪,甚至陪他躺到半夜,可只要一离开,孩子就会哭着跑出来。有次她忍不住说:“哪有什么怪兽,你就是胆小。” 男孩听完,哭得更凶了。​

艺博家庭教育接触的案例里,很多孩子都有过类似的 “怕黑经历”。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,幼儿的思维是 “泛灵论” 的,他们会觉得黑暗里藏着会动的影子、会说话的家具,这些想象出来的 “危险”,在他们心里和真的一样。硬说 “别怕”“没有怪兽”,往往没用 —— 孩子需要的不是否定恐惧,而是找到面对黑暗的勇气。​

艺博家庭教育发现,“故事疗法” 比讲道理更有效。不是编 “怪兽被打跑了” 的故事,而是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,帮他给黑暗 “重新上色”。​

给黑暗里的 “影子” 起个友好的名字​

女孩总怕卧室墙上的树影,说像 “会抓人的爪子”。妈妈没说 “那是树影”,而是编了个故事:“你看那影子,多像小熊伸着爪子跟你打招呼啊。它每天晚上都来陪你,等你睡着才走呢。” 后来女孩睡前会对着影子说:“小熊晚安。”​

孩子怕的不是黑暗本身,是黑暗里那些 “不确定” 的东西。给影子、风声、家具的轮廓赋予友好的身份,就像给模糊的恐惧贴上清晰的标签 —— 当 “未知” 变成 “已知”,孩子的害怕就会少一大半。​

让孩子当故事里的 “小勇士”​

男孩怕黑不敢上厕所,爸爸就编了个 “手电筒小分队” 的故事:“你知道吗?你的手电筒是有魔法的,一打开就能召集光精灵。你带着它们去厕所,怪兽见了就会躲起来。” 男孩当真了,每晚举着手电筒 “执行任务”,后来居然敢关着灯去了。​

艺博家庭教育常说,孩子在故事里获得的勇气,会悄悄变成现实里的力量。让他当主角,给他 “武器”(比如会发光的发卡、有魔法的袜子),帮他在想象中战胜恐惧 —— 这种 “我能行” 的感觉,比 “别怕” 有说服力得多。​

把 “黑暗时间” 变成 “专属时光”​

有位妈妈发现女儿怕黑是因为 “觉得孤单”,于是每天睡前留十分钟 “黑暗悄悄话”:关了灯,两人躺在被窝里,轮流编 “星星的故事”。女孩说 “今天的星星像小兔子”,妈妈就接 “那它肯定是偷偷从月亮上跑下来玩的”。慢慢的,女儿不再怕黑,反而盼着 “和星星聊天” 的时间。​

黑暗里的专注交流,能让孩子觉得 “黑夜里有温暖”。当他把 “害怕” 的时间和 “被陪伴”“有趣” 联系起来,黑暗就不再是可怕的存在,而是变成了有特殊意义的时刻。​

孩子怕黑,就像怕打针一样,是成长中必经的阶段。艺博家庭教育见过太多这样的转变:当家长不用 “否定” 而是用 “故事” 帮孩子跨过这个坎,他们不仅会克服恐惧,还会收获面对未知的勇气。

标题:孩子胆小怕黑?试试 “故事疗法”,用故事帮他打败恐惧

分类:知识库

链接:https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747.html
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
4000-092-1288
咨询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