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同桌的运动鞋是限量款,我也想要”“她的新书包比我的好看”,女孩每天回家都念叨这些,妈妈觉得 “孩子太虚荣”,骂了几句,她反而闹得更凶。
青春期孩子开始关注 “别人有什么,我有没有”,这很正常。但如果攀比心太重,甚至嫉妒同学,就需要家长引导了。艺博家庭教育接触过不少案例,用对方式,能帮孩子建立健康的价值观。
第一个方式:别否定情绪,帮他 “说清楚”
男孩嫉妒同学考了第一,爸爸没说 “你要向他学习”,而是说 “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也很努力,却没被看到?” 男孩点点头,爸爸再跟他聊 “每个人节奏不一样,你上次进步了三名,也很厉害”。先接纳他的嫉妒,再引导他看到自己的价值。
第二个方式:用 “生活细节” 替代 “道理”
妈妈带女儿去菜市场,指着摊位说:“你看阿姨卖的青菜,有的长得直,有的有点弯,但都新鲜好吃。人也一样,不用跟别人比,自己舒服就好。” 比说 “别攀比” 更管用。生活里的小事,藏着最生动的价值观。
第三个方式:让他体验 “创造的快乐”
男孩羡慕同学的遥控车,爸爸说 “我们一起做一个吧”。两人找材料、装零件,虽然没买的好看,但男孩玩得特别开心。他会明白,自己做的东西,比买来的更有意义。
有位妈妈说,女儿以前总比文具,后来她们一起 DIY 笔记本,女儿在本子上画满插画,同学都羡慕 “你的本子独一无二”。
孩子的价值观不是听出来的,是在一次次感受 “我有的也很好”“我能创造价值” 中长出来的。就像艺博家庭教育常说的:“比起‘别攀比’,让他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更重要。”
标题:青少年攀比心重、嫉妒同学?价值观引导的三个方式,家长要重视
分类:知识库
链接:http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784.html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© 2007-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陇ICP备13000288号-2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3577号
甘网文(2023)0763-002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.页面生成时间:0.607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