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级的男孩明明,疫情后就很少出门了。周末要么窝在沙发上刷短视频,要么趴在桌上玩积木,叫他去楼下公园,他头也不抬:“没意思。” 妈妈发现,以前爱说爱笑的孩子,现在眼神发直,和亲戚家的孩子玩不到十分钟就吵架,老师也说他在课堂上总走神。有次带他去超市,他居然对着收银员说不出 “阿姨好”,妈妈心里像堵了块石头。
“孩子越宅越蔫,像被抽走了精气神”,这是艺博家庭教育在咨询中常遇到的情况。不是说在家一定不好,而是长期缺乏外界接触,孩子的感官、社交、抗挫力都会慢慢 “生锈”。
先从 “五分钟户外” 开始,唤醒感官
李女士的办法很实在:每天晚饭后,拉着儿子去楼下找三样 “会动的东西”。第一天儿子只看到了小狗,第二天发现了随风摇的树叶和搬家的蚂蚁,一周后,他会主动说:“妈妈,今天有只蝴蝶停在我手上了!” 艺博家庭教育发现,孩子对自然的好奇是天生的,只是需要一点 “启动仪式”。
让孩子在 “小社会” 里练本事
社区组织儿童跳蚤市场时,张先生逼着女儿去摆摊。女孩一开始躲在他身后,直到有个小朋友问 “这个娃娃多少钱”,她才小声说 “五块”。那天她赚了 12 块,回家路上蹦蹦跳跳地说:“有个哥哥还跟我讲价呢!” 孩子需要在和陌生人的互动里,学会沟通、妥协,这些是关在家里学不会的。
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:“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,更在他脚下的泥土里。” 艺博家庭教育接触过很多案例:那些爬过树、追过蝴蝶、和小伙伴吵过架又和好的孩子,眼神里有光,遇到问题时更敢尝试 —— 因为他们在真实的世界里,早就练过了。
明明后来在妈妈的坚持下,加入了小区的 “植物观察小组”。上周他拿着画满树叶的本子说:“我知道为什么枫叶秋天会红了。” 说话时,眼睛亮得像星星。
孩子不是盆栽,不需要天天圈在屋里 “精心养护”。让他们去晒晒太阳、淋淋小雨,和小伙伴抢抢玩具、拌拌嘴,哪怕偶尔摔一跤、哭一场,都是成长该有的样子。
标题:孩子整天宅在家,未来可能被 “废掉”!
分类:知识库
链接:https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621.html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© 2007-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陇ICP备13000288号-2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3577号
甘网文(2023)0763-002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.页面生成时间:0.600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