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22442517 Ad
Home » 师培院 » 知识库 » 孩子对啥都没兴趣?做好 4 件事,唤醒他的内驱力

孩子对啥都没兴趣?做好 4 件事,唤醒他的内驱力

艺博教育
2025年7月22日 10:54 33

周末上午,赵女士喊儿子写作业,得到的回应是 “等会儿”;让他出门活动,说 “没意思”;到了晚上该睡觉,还在刷短视频。她看着孩子瘫在沙发上的样子,既生气又心疼 —— 这孩子以前对昆虫标本痴迷,现在对啥都提不起劲,像被抽走了精气神。​艺博家庭教育接触过很多类似案例,内驱力不是天生的,而是在日常的小事里慢慢养出来的。

1.阅读:从 “逼他读” 到 “他想读”​

李女士以前总盯着儿子读名著,孩子翻两页就走神。后来她换了招:带他去图书馆,让他自己选漫画书、恐龙百科。奇怪的是,孩子看漫画时会主动问 “这个词是什么意思”,读恐龙书时会拉着爸爸讨论 “霸王龙和三角龙谁厉害”。现在他偶尔还会拿起李女士看的散文,说 “这个句子写得像恐龙在走路”。艺博家庭教育发现,孩子对文字的兴趣,往往从 “读得懂、觉得好玩” 开始。​

2.户外:让身体动起来,心才会活起来​

男孩天天宅家打游戏,爷爷试着带他去钓鱼。第一次坐了两小时没钓到,爷爷没催,只是说 “你看水里的云在动”。第三次钓鱼时,男孩钓到一条小鱼,兴奋地打电话告诉妈妈 “我知道怎么看鱼漂了”。后来他会主动说 “今天想去爬山”,因为在户外,他找到了比游戏更实在的成就感。​

3.早睡:睡够了,才有能量主动做事​

女孩总熬夜,早上起不来,白天上课走神,回家写作业磨磨蹭蹭。妈妈没硬催睡觉,而是把 bedtime 提前半小时,睡前陪她聊学校的事。一周后,女孩早上自己醒了,说 “我梦见和同学跳绳了,今天想试试”。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 “自然的秩序里,睡眠先于劳动”,孩子精力足了,才有余力对世界好奇。​

4.长期主义:用小坚持养出大动力​

每天背5个单词、每周种一次花,这些事看起来小,却能让孩子尝到 “坚持的甜”。有个男孩坚持观察小区的树,每周画一张画,三个月后他指着画说 “原来梧桐树的叶子是先卷起来再展开的”。这种自己发现规律的快乐,比家长说 “你要坚持” 管用得多。​

艺博家庭教育在实践中发现,内驱力的核心是 “孩子觉得自己能行”。阅读让他有探索的工具,户外让他有体验的机会,早睡让他有行动的精力,长期主义让他有持续的信心。​

赵女士后来没再催儿子,只是晚上少看手机,陪他读绘本;周末带他去公园找以前收集过的树叶;固定九点半关灯,说 “妈妈也困了”。一个月后,儿子某天早上突然喊:“妈妈,我想再做个昆虫标本,比以前那个好的。”​

养内驱力就像种庄稼,急不来,也催不得,只需把该做的小事做扎实,孩子自然会慢慢长出向上的劲儿。

标题:孩子对啥都没兴趣?做好 4 件事,唤醒他的内驱力

分类:知识库

链接:https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629.html
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
4000-092-1288
咨询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