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再说一句!” 老陈把摔碎的手机壳扔在地上,儿子梗着脖子吼:“我就是跟同学去了网吧,怎么了?” 上周刚跟孩子约法三章不准去网吧,今天就被班主任抓包。他气得发抖,扬手想打,孩子却闭着眼喊:“有本事你打死我!” 妻子冲进来抱住他,他看着儿子眼里的恨意,突然觉得这几年的管教像一场笑话 —— 打也打了,骂也骂了,孩子反而越来越叛逆。
“青春期的孩子,脖子以上都长着反骨”,艺博家庭教育接触过很多类似案例,发现这个阶段的惩罚不是让孩子 “怕”,而是让他明白 “为什么错”。
1.让自然后果教会他承担
男孩偷偷用压岁钱买了游戏机,父亲没没收,只是说:“这是你的钱,你可以留着玩。但这个月的零花钱没有了,因为你已经提前花了。” 后来孩子想买新游戏卡带,发现没钱,憋了三天说:“早知道留着买卡带了。” 比起说教,亲身体验的教训更能让孩子记住边界。
2.给 “有限的选择”,留面子也立规矩
女孩因为化妆被学校批评,母亲没撕她的化妆品,而是说:“要么按学校要求素颜,要么周末在家可以化,上学必须洗掉。你选哪个?” 孩子愣了愣,选了后者。后来她发现,偷偷化妆总担心被老师抓,反而不自在,慢慢就只在周末化了。艺博家庭教育发现,给孩子选择权,比 “必须听我的” 更能让他配合。
3.先连接情感,再解决问题
有个男孩跟同学打架,父亲没问缘由就骂他 “惹事精”,孩子摔门而出。后来父亲找到他,蹲下来递了瓶水:“我知道你不是随便动手的人,是不是受委屈了?” 孩子突然哭了,说同学嘲笑他没爸爸(父母离异)。那天他们聊到深夜,男孩主动说 “明天我去道歉”。发展心理学家认为,青春期孩子的叛逆,往往是在喊 “你看看我”。
4.家长先认错,孩子才会服
李女士发现女儿偷拿了她的钱买漫画,想起自己上周答应陪女儿去书店却失约了。她拉着女儿的手说:“妈妈上周没陪你去书店,是我不对。但没经过同意拿钱,确实不对。我们一起想个办法?” 女儿低着头说:“我可以用做家务抵消吗?” 后来她们定了 “零花钱管理表”,再没发生过偷钱的事。
艺博家庭教育在实践中发现,青春期有效的 “惩罚”,藏着三个核心:保护自尊心,明确边界感,留足改错空间。就像老陈后来做的:他没再提打孩子的事,只是说 “去网吧可以,但要提前说清楚时间地点。这次你骗了我,接下来两周晚上不能出门,这是约定好的后果。” 儿子没反驳,第二天主动把摔碎的手机壳粘好了。
对付青春期孩子的错,硬来只会让他关紧心门。不如蹲下来,用他能接受的方式告诉他:“我不认同你的做法,但我永远在意你。”
标题:青春期孩子叛逆?这4种方法比打骂更有效
分类:知识库
链接:https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637.html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© 2007-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陇ICP备13000288号-2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3577号
甘网文(2023)0763-002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.页面生成时间:0.604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