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先生发现儿子上四年级后,作业总要催到半夜,书包乱得找不着课本,让他帮忙拿双筷子都喊 “等会儿”。更让人着急的是,这孩子以前爱拼机械模型,现在碰都不碰,说 “太累了”。有次亲戚来做客,男孩全程低头刷短视频,问他问题只会说 “不知道”。李先生叹着气说:“明明挺聪明的孩子,怎么越来越懒,反应也慢了?”
艺博家庭教育在接触这类案例时,发现很多 “变懒变笨” 的背后,藏着家长没当回事的小习惯。这些习惯像温水煮青蛙,慢慢消磨着孩子的专注力、行动力和好奇心。
一、事事帮孩子包办
穿衣服、整理书包、收拾玩具,家长一手操办。时间久了,孩子会觉得 “这些都不用我管”。就像邻居张女士,总说 “孩子太小做不好”,结果三年级的女孩系个鞋带要五分钟。蒙台梭利说过:“儿童成长的关键是独立,越代替他做,他越依赖。” 试着让孩子自己叠被子,哪怕叠得歪歪扭扭,也是在培养他的动手能力。
二、电子设备当 “保姆”
吃饭时用动画片哄,哭闹时塞个手机,孩子确实安静了,但大脑在被动接受信息时,思考能力会退化。有个男孩每天看三小时短视频,后来写作文只会用 “好玩”“好看” 这样的词。艺博家庭教育建议,把电子设备换成绘本或拼图,让孩子的大脑动起来,而不是躺着 “被喂养”。
三、打断别人说话成常态
大人聊天时孩子随便插嘴,家长还笑着说 “这孩子真机灵”。其实这会让孩子缺乏耐心,听不进别人的话,上课容易走神。正确的做法是,等孩子说完后告诉他:“别人说话时要认真听,轮到你再说,这样才尊重人。”
四、拖延成性不纠正
“等会儿” 成了口头禅,写作业磨磨蹭蹭,睡觉要催无数遍。家长觉得 “孩子大了就好了”,却没发现拖延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效率,甚至产生焦虑。李先生后来和儿子约定 “作业分三段做,每段 20 分钟”,完成一段可以吃点零食,孩子慢慢有了时间观念。
五、挑食偏食太纵容
只吃肉不吃菜,顿顿要喝饮料,家长怕孩子饿就顺着来。时间久了,孩子的体力和注意力都会受影响 —— 就像汽车加错了油,跑起来没劲儿。有位妈妈的做法很实在:“家里做什么吃什么,不想吃可以少吃,但不能换。” 三个月后,孩子居然主动夹起了青菜。
六、懒得动,宅成 “沙发土豆”
周末窝在家里看剧、玩游戏,下楼扔垃圾都嫌麻烦。孩子的身体得不到锻炼,大脑也会跟着变 “懒”。王女士的办法是带儿子去小区篮球场,哪怕只是拍十分钟球,慢慢的,孩子会说 “妈妈,今天我们打场比赛吧”。
艺博家庭教育见过太多孩子的转变:当家长不再纵容这些坏习惯,孩子的眼神会重新亮起来,手脚也会变得灵活。就像李先生的儿子,现在自己整理书包,作业能按时完成,上周还主动拼好了那个落灰的机械模型,举着跑来告诉他:“爸爸,你看我拼的!”
这些坏习惯,看起来都是小事,却像细沙,慢慢填满孩子成长的缝隙。纠正它们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方法,只需要家长别再视而不见 —— 该放手时放手,该坚持时坚持,孩子自然会朝着有活力的方向生长。
标题:孩子变懒变笨?这6个坏习惯90%家长没在意
分类:知识库
链接:https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639.html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© 2007-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陇ICP备13000288号-2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3577号
甘网文(2023)0763-002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.页面生成时间:0.639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