磊磊的班主任把家长叫到学校:“这孩子上课总睡觉,模拟考全班倒数,再这样连专科都悬。” 父亲在办公室就炸了:“我供你吃穿,你就考这点分?” 回家路上,磊磊一句话没说,到家就把自己锁在房间,第二天干脆没去学校。
妈妈后来偷偷说,那阵子家里像战场。磊磊考砸了,爸爸摔过他的课本;他玩手机,妈妈抢过来摔在地上。孩子越来越沉默,眼神里全是防备,像只受惊的小兽。直到有次磊磊发烧,爸爸笨拙地给他擦额头,半夜蹲在床边说 “其实爸也怕你太累”,孩子突然哭了,说 “我以为你们只想要分数”。
“父母的脾气,是孩子成长的土壤”,艺博家庭教育在接触大量案例后发现,暴躁的土壤长不出挺拔的苗。不是说父母不能有情绪,而是如何在发火前停一秒,把 “你怎么这么笨” 换成 “我们一起想想办法”。
1.先处理情绪,再处理问题
磊磊高一那次家长会,妈妈看到成绩单手都在抖,但她没当场发作。回家路上买了孩子爱吃的草莓,说 “我知道你最近很难受(看见情绪),我们可以先从数学选择题开始补(具体办法)”。那晚磊磊第一次主动说 “其实我上课听不懂,不敢问”。艺博家庭教育常说,孩子不怕父母有脾气,怕的是父母的脾气里没有温度。
2.把 “比较” 换成 “看见”
爸爸以前总说 “你看隔壁明明次次第一”,磊磊听了就摔门。后来他改了口:“你上次物理考了 38,这次 45,这 7 分进步里肯定下了功夫。” 有次磊磊拿着 60 分的试卷说:“爸,我发现自己算错了三道题,其实能考 75。” 当孩子觉得 “我在父母眼里是独特的”,才会生出向上的劲。
3.允许孩子 “暂时不行”
磊磊一度想放弃英语,妈妈没逼他背单词,而是说 “我们每天只背 5 个,背不下来就明天再背”。第一周他只记住 10 个,妈妈说 “比上周多了 2 个”。这种 “不催不赶” 的耐心,反而让他在高三下学期突然开窍,说 “我想试试冲一把”。
教育家蒙台梭利说:“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。” 艺博家庭教育见过太多相反的例子:那些在父母平和语气里长大的孩子,哪怕起点低,也敢一次次试错;而被指责声包围的孩子,哪怕聪明,也总在自我怀疑里裹足不前。
磊磊拿到清华录取通知书那天,跟父母说:“其实我最怕的不是考砸,是看到你们失望的眼神。后来发现,你们就算皱着眉,也会说‘慢慢来’,我就敢往前跑了。”
父母的脾气从来不是天生的,是对着孩子时,选择把尖锐的话咽下去,把温暖的托举递过去。孩子的人生走向,早就藏在父母说话的语气里,藏在发火前那一秒的停顿里。
标题:从倒数第一到考取清华:父母的脾气里,藏着孩子的未来
分类:知识库
链接:https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641.html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© 2007-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陇ICP备13000288号-2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3577号
甘网文(2023)0763-002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.页面生成时间:0.769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