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哥把炒好的菜端上桌时,女儿已经拿着碗躲进了房间。上周家长会,老师说女儿在作文里写“家里总是冷冷的,没人听我说学校的事”。张哥心里一沉,他不是不爱孩子,只是每天下班回家累得不想说话,女儿也总关着门,两人一天说不上三句话。有次他想问问考试情况,刚开口,女儿就说 “别烦我”,他火一下子上来,两人吵了一架,之后关系更僵了。
“很多家长没意识到,餐桌是修复亲子关系的最好地方。” 艺博家庭教育在咨询中发现,那些亲子关系融洽的家庭,往往有个共同点:能好好一起吃饭。社会学家米尔斯曾说,日常互动中的微小联结,是关系的粘合剂,而一起吃饭,就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“联结时刻”。
别在饭桌上说教,先聊聊 “无关紧要” 的事
李姐以前总在吃饭时说 “你看隔壁孩子考得多好”“作业写完了吗”,儿子后来宁愿在外面买包子吃,也不回家吃饭。后来她改了,吃饭时只说 “今天这排骨炖得有点烂,下次少炖十分钟”“楼下的花开了,明天去看看?” 没想到,儿子反而主动说 “妈,今天我们班篮球赛赢了”。
艺博家庭教育常说,饭桌上的氛围应该是轻松的。孩子怕的不是吃饭,是吃饭时被批评、被比较。把 “说教” 换成 “闲聊”,说说今天遇到的趣事,问问他 “学校的午餐好吃吗”,让餐桌变成 “放松区”,而不是 “审判场”,孩子才愿意坐下来。
放下手机,让眼睛和耳朵 “在场”
有位爸爸发现,每次吃饭全家都在看手机,女儿说句话要喊三遍。他试着吃饭时把手机收起来,女儿夹菜时,他认真说 “这个青菜你炒得比饭店好吃”,女儿眼睛一下子亮了。现在,吃饭时手机都放在客厅,一家人能聊到碗都凉了。
孩子能敏锐地察觉到父母是否 “真的在陪他”。你一边扒饭一边刷视频,他说话时你 “嗯啊” 应付,他就会觉得 “你根本不想听我说话”。艺博家庭教育接触过很多案例,只要家长吃饭时放下手机,认真听孩子说,哪怕每天只有 20 分钟,亲子关系也会慢慢缓和。
让孩子参与进来,从 “做饭” 到 “洗碗”
男孩总说 “家里的事跟我没关系”,妈妈让他每天饭前帮忙摆碗筷。有次他把筷子摆反了,妈妈没说他,反而说 “这样摆好像更方便拿”。后来他会主动问 “今天要我切菜吗”,吃饭时还会说 “这土豆丝是我切的,是不是有点粗?”
一起做饭、摆餐具、洗碗,这些小事能让孩子觉得 “我是家里的一份子”。当他参与到餐桌事务中,会更珍惜一起吃饭的时刻,也更愿意在吃饭时开口说话。就像艺博家庭教育里一位妈妈说的:“让孩子掺和进来,他才不会觉得自己是‘局外人’。”
亲子关系的修复,往往就藏在这些烟火气里。不用刻意说 “我们谈谈吧”,不用费劲想 “怎么改善关系”,就从好好一起吃顿饭开始:放下手机,不说教,聊点废话,让孩子知道 “在这里,我可以放松说话,有人认真听”。当餐桌有了温度,心与心的距离自然会拉近。
标题:亲子关系紧张?餐桌是最好的“和解地”
分类:知识库
链接:https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755.html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© 2007-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陇ICP备13000288号-2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3577号
甘网文(2023)0763-002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.页面生成时间:0.841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