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女士的嗓子有点哑。从清晨的 “快点起床,要迟到了”,到睡前的 “牙齿刷干净了吗”,她的话像循环播放的背景音。直到那天辅导作业时,孩子突然把练习册摔在桌上:“你能不能别说了!我说了我会做!” 她愣住了,手停在半空,明明是好心提醒,怎么就成了孩子的负担?
1. 把 “催催催” 换成 “我看到”
不说 “你怎么这么慢”,只描述你看到的事实。刘女士试着改变:看到孩子背着书包磨磨蹭蹭,不说 “要迟到了还不快点”,而是说 “我看到校车还有 5 分钟到小区门口”。孩子抬头看了眼表,拔腿就往门外跑。原来孩子不是故意拖延,只是没意识到时间紧迫。
有位爸爸总催女儿 “快点吃早饭”,改成 “我看到你的粥快凉了,今天的煎蛋是你爱吃的溏心蛋”,女儿舀起蛋的速度明显快了。
2. 把 “不许做” 换成 “你可以”
别总说 “不准”,给孩子具体的替代方案。刘女士发现儿子写作业时总转笔,不说 “别转了,专心点”,而是说 “你可以把笔放在本子旁边,写完一行再拿起来”。孩子好奇地试了试,转笔的次数少了很多。
张女士的女儿总在吃饭时玩筷子,她不说 “别玩,会戳到嘴”,而是说 “你可以像妈妈这样,用筷子把菜夹到勺子里”。现在女儿吃饭时会主动模仿她的样子。
3. 把 “我是为你好” 换成 “你自己选”
少讲大道理,让孩子承担自然结果。刘女士的孩子不肯穿运动鞋去跑步,她不再说 “穿凉鞋会崴脚”,而是说 “操场跑道有点硌,穿凉鞋还是运动鞋,你自己决定”。结果孩子跑了两圈就喊脚疼,第二天主动换上了运动鞋。
李先生的儿子总在睡前看漫画书,他不说 “明天要上学,别熬夜”,而是说 “你可以再看 10 分钟,也可以现在放下书,明天早起半小时看,选哪个?” 孩子想了想,把书放回了书架。
艺博家庭教育认为,孩子嫌唠叨,不是拒绝家长的关心,而是抗拒被控制的感觉。把命令换成观察,把禁止换成建议,把说教换成选择 —— 当家长的话里藏着尊重,孩子才愿意认真听。就像给植物浇水,不是越多越好,而是恰到好处才能扎根生长。
标题:孩子总是嫌你唠叨?3句话替代无效说教
分类:知识库
链接:http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504.html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© 2007-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陇ICP备13000288号-2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3577号
甘网文(2023)0763-002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.页面生成时间:0.601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