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女士在商场童装区。儿子抱着一双限量款运动鞋不肯撒手,眼泪把胸前的校服浸湿了一片:“我们班小昊就有这个!你不给我买,就是不爱我!” 周围的目光像针一样扎过来,她又急又气:“上个月才买的鞋还能穿,你怎么这么不懂事!” 拉扯间,孩子的鞋带被踩散了,蹲在地上嚎啕大哭。
1. 先接住情绪,再讲道理
别上来就说 “你太虚荣”,先承认孩子的感受。赵女士后来蹲下来,帮儿子擦了擦眼泪:“妈妈知道你很喜欢这双鞋,看到同学有,自己也想要,对不对?” 儿子抽泣着点头,她接着说:“但我们上个月刚买了新鞋,现在再买,是不是有点浪费?”
有位妈妈面对女儿 “想要同学同款公主裙” 的要求,没有直接拒绝,而是说:“那条裙子确实好看,你穿上肯定也漂亮。我们可以把它记在愿望清单上,等你生日的时候作为礼物,好不好?” 孩子反而平静下来,开始期待生日。
2. 用 “我们有的” 做对比,而非 “别人有的”
带孩子发现自己拥有的独特之处。赵女士翻出儿子的相册,指着他在运动会上得的奖牌说:“你看,小昊没有这个跑步奖牌呀,这是你靠自己努力得来的。” 儿子盯着奖牌,慢慢忘了鞋子的事。
李先生的儿子总羡慕同桌的变形金刚,他没有买同款,而是和儿子一起整理玩具箱:“你看这个机器人,是爸爸小时候玩过的,比同桌的那个更有故事呢。” 孩子后来会跟同学炫耀:“这是我爸爸传下来的宝贝。”
3. 把 “想要” 变成 “努力的动力”
和孩子约定 “通过付出获得” 的规则。赵女士和儿子制定了 “积分计划”:每天主动整理房间得 1 分,按时完成作业得 2 分,攒够 30 分就可以买想要的东西。儿子为了攒分,做事变得积极多了。
张女士的女儿想要同学的进口文具,她没有立刻答应,而是说:“如果你这个月能坚持每天读 20 分钟书,妈妈就给你买一套,但我们要约定好,买了之后要好好用。” 女儿不仅坚持读书,拿到文具后也格外珍惜。
艺博家庭教育认为,孩子爱攀比,很多时候是因为渴望被关注、被认可。简单粗暴地批评会让孩子觉得 “我不如别人”,而接纳情绪、引导发现自身价值、将欲望转化为动力,才能从根本上化解攀比带来的焦虑。其实,攀比不是洪水猛兽,而是了解孩子内心的契机,用对方法,就能让它成为孩子成长的助推器。
标题:孩子爱攀比怎么办?3招让攀比心变成上进心
分类:知识库
链接:http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508.html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© 2007-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陇ICP备13000288号-2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3577号
甘网文(2023)0763-002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.页面生成时间:0.599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