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市玩具区,四岁的男孩抱着变形金刚不肯撒手:“我就要这个!” 妈妈蹲下来商量:“家里有类似的,下次再买好吗?” 男孩立刻躺在地上打滚,哭声震得货架都在颤。周围人纷纷侧目,妈妈又急又窘,拽着孩子胳膊往外拖:“再闹我就不要你了!”
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?艺博家庭教育遇到过太多家长因此崩溃 —— 拒绝孩子怕他受伤,妥协又怕他变任性。其实关键不在 “拒不拒绝”,而在 “怎么说”。
先接住情绪,再谈规则
“我知道你特别想要这个机器人(共情),但我们说好这周不买玩具(规则)。你可以再摸三分钟,然后放回货架(缓冲)。” 当赵女士这样说时,原本哭闹的儿子居然慢慢坐起来,盯着玩具看了很久,最后真的放回了原位。她后来发现,孩子要的不是玩具本身,而是被理解的感觉。
用 “可以” 代替 “不行”
孩子吵着要在饭前吃蛋糕,不说 “不行,吃饭前不能吃”,试试 “可以吃,但要等吃完饭。现在我们一起把蛋糕放冰箱,吃完饭就拿出来”。李女士试过这招,女儿虽然嘟囔了几句,但真的乖乖等到了饭后。心理学家简・尼尔森说过:“给孩子有限的选择,比命令更有效。”
让孩子知道 “边界” 是温柔的
有位爸爸带儿子逛书店,孩子非要买第三本漫画书。爸爸没批评,而是翻开书的定价:“我们今天的预算只能买两本,你选哪两本?” 孩子犹豫了半天,选了最爱的两本。他没因为被拒绝哭闹,因为爸爸让他感觉到,“不能全要” 不是否定,而是生活本来的样子。
硬邦邦的拒绝像撞墙,会让孩子用更激烈的方式反抗;温柔的拒绝像围栏,既能守住底线,又给孩子留了转身的空间。就像艺博家庭教育在指导中发现的:孩子从拒绝里学会的,不只是 “不能要”,更是 “如何接受不完美”。
那些被温柔拒绝过的孩子,长大后更懂得体谅 —— 因为他们知道,世界不会满足所有愿望,但会有人认真对待他们的渴望。这或许比 “听话” 更重要。
标题:如何温和拒绝孩子无理要求?秘籍在此!
分类:知识库
链接:http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611.html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© 2007-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陇ICP备13000288号-2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3577号
甘网文(2023)0763-002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.页面生成时间:0.605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