饭桌上,男孩用筷子把盘子里的青菜扒拉到一边,只挑着肉吃。妈妈夹起一筷子菠菜递过去:“吃点青菜,有营养。” 他头一扭:“不要,难吃!” 爸爸沉下脸:“必须吃,不吃不许下桌!” 男孩 “哇” 地哭起来,一桌子菜瞬间没了热气。
这是男孩家的日常。为了让他吃蔬菜,妈妈试过把菠菜剁成泥混在饺子馅里,被发现后他连饺子都不吃了;奶奶变着花样做胡萝卜,蒸的、炒的、炖的,他宁愿饿肚子也不碰一口。每次吃饭都像打仗,妈妈看着孩子日渐消瘦的脸,急得偷偷掉眼泪。
“孩子挑食时,越较劲,他越反感”,艺博家庭教育接触过很多这样的家庭,发现硬喂、欺骗、威胁这些办法,只会让孩子更抗拒蔬菜。就像营养师顾中一曾说的:“让孩子接受新食物,耐心比技巧更重要。”
先让蔬菜 “变熟悉”,再让他 “愿意尝”
有位妈妈发现儿子对绿色蔬菜特别抵触,没强迫他吃,而是带他去菜市场。让他摸一摸西兰花的 “小花朵”,闻一闻黄瓜的清香,甚至买了盆小油菜让他每天浇水。两周后,妈妈炒油菜时,孩子居然主动说:“这是我种的菜,我想尝尝。”
艺博家庭教育常说:“孩子对陌生的东西会本能抗拒,让蔬菜出现在生活里,而不只是饭桌上,他才会慢慢放下戒备。”
不逼 “吃多少”,只问 “尝一口”
爸爸以前总要求女儿 “必须吃半碗青菜”,每次都闹得很不愉快。后来他换了个说法:“你可以不吃,但能不能就尝一小口?就像你让爸爸尝你不爱吃的糖果一样。” 女儿犹豫着尝了一口,没吐出来。爸爸也没追问 “要不要再吃点”,只是说 “谢谢你愿意试试”。过了几天,女儿居然自己夹了第二口。
很多时候,孩子抗拒的不是蔬菜,是 “被强迫” 的感觉。给孩子选择权,他反而更容易接受。
家长 “好好吃”,孩子跟着学
男孩家以前吃饭时,妈妈总说 “妈妈不爱吃胡萝卜”,爸爸夹起青菜就皱眉。后来他们试着在饭桌上夸蔬菜:“今天的荷兰豆脆生生的,真好吃”“这个西红柿好甜啊”,而且不管孩子吃不吃,自己都吃得很香。慢慢的,男孩开始好奇:“你们吃得那么香,我也想试试。”
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,家长对食物的态度,会悄悄影响他。你嫌弃蔬菜,他自然也会跟着讨厌;你吃得津津有味,他才会觉得 “这东西可能真的不错”。
开头故事里的妈妈,后来不再逼孩子吃蔬菜。她做饭时会让孩子参与,比如让他帮忙择菜、撕菜叶;吃饭时不盯着他的盘子,只是偶尔说 “这个菜嚼起来咯吱咯吱响,挺有意思的”。有天孩子突然夹了根菠菜放进嘴里,虽然只嚼了两下就吐了,妈妈也开心地说:“你愿意尝,妈妈就很开心。” 现在,他已经能吃好几口青菜了。
让孩子接受蔬菜,就像让他认识新朋友,需要时间和耐心。艺博家庭教育见过太多这样的转变:当家长放下 “必须吃” 的执念,用轻松的态度引导,孩子反而会给你惊喜。毕竟,吃饭本该是件开心的事,别让蔬菜变成亲子间的 “战场”。
标题:孩子挑食偏食拒吃蔬菜,家长如何轻松应对?
分类:知识库
链接:http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725.html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© 2007-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陇ICP备13000288号-2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3577号
甘网文(2023)0763-002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.页面生成时间:0.648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