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22442517 Ad
Home » 师培院 » 知识库 » 孩子沉迷手机?别用强硬手段“抢手机”!换种方式,孩子更愿放下

孩子沉迷手机?别用强硬手段“抢手机”!换种方式,孩子更愿放下

艺博教育
2025年8月5日 11:50 13

李姐把儿子的平板摔在地上时,塑料壳裂开的声音比儿子的哭声还刺耳。这个周末,她第三次从孩子手里抢设备 —— 早上说好玩20分钟,到点后孩子抱着平板躲进衣柜,最后被她拽出来时,屏幕还亮着游戏界面。​

“我喊破嗓子他都不抬头,成绩掉了一大截,视力也降了,能不急吗?” 李姐红着眼圈说。可越抢,孩子越着迷,甚至偷偷用爷爷的老年机刷短视频。在艺博家庭教育接触的案例里,这样的拉锯战太常见:家长收手机、设密码、断网,孩子就哭闹、藏设备、偷偷玩,最后两败俱伤。​

发展心理学家米哈里・契克森米哈伊曾说:“孩子对屏幕的依赖,往往是因为现实世界的乐趣不够多。”​

别只说 “不能玩”,先想 “用什么替代”​

王哥家以前也为手机吵架,后来他发现儿子喜欢昆虫,就买了放大镜和观察盒,周末带他去公园找甲虫。现在孩子常常玩到天黑都不想回家,睡前刷手机的时间从两小时缩到 20 分钟。​

艺博家庭教育常说:“手机像块海绵,会填满孩子所有空闲时间。” 与其空口说白话让他别玩,不如用具体的事占满他的时间 —— 搭积木、拼乐高、养绿植,甚至一起研究菜谱,当现实世界比屏幕更有趣,孩子自然会主动放下手机。​

约定好的规则,家长别先破坏​

有位妈妈定了 “周末才能玩游戏” 的规矩,可某天自己追剧忘了时间,孩子指着钟表说:“你能看,我为什么不能玩?” 从此规则成了摆设。​

孩子对公平最敏感。你一边刷短视频一边催他写作业,他只会觉得 “凭什么你能玩”。艺博家庭教育见过不少家庭,家长带头放下手机后,孩子反而更愿意遵守约定 —— 就像那位 “小孩姐” 的妈妈,每天雷打不动陪孩子读绘本,孩子看她捧着书,自己也会放下平板。​

别把手机当 “奖励” 或 “惩罚”​

张嫂以前总说 “考得好就给你玩一小时”,后来发现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淡,只盯着 “玩游戏” 这个奖励。有次没考好被没收手机,孩子干脆破罐子破摔:“反正也不能玩,学了有什么用?”​

把手机和学习捆绑,只会让孩子觉得 “学习是苦差事,手机是好东西”。不如告诉他 “手机是工具,不是奖品”,就像吃饭睡觉一样,有固定的时间可以用,但不能影响该做的事。​

李姐后来试着换了方法:和儿子约定 “每天写完作业能玩 40 分钟,周末可以多玩 20 分钟,但必须按时交回”。她自己也把刷手机的时间改成了织毛衣,儿子玩游戏时,她就在旁边翻绘本,偶尔说 “这页的恐龙好像你上次画的”。​

三周后,到点时孩子主动把平板放在桌上:“妈妈,我今天想先拼飞船模型。” 李姐突然明白,孩子不是离不开手机,是离不开 “被理解、被尊重” 的相处方式。​

艺博家庭教育见过太多这样的转变:当家长不再把手机当敌人,而是用现实的乐趣替代虚拟的沉迷,用平等的规则代替强硬的管控,孩子反而能学会自己把握分寸。

标题:孩子沉迷手机?别用强硬手段“抢手机”!换种方式,孩子更愿放下

分类:知识库

链接:http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738.html
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
4000-092-1288
咨询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