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把刚买的水彩笔掰断了三支,妈妈瞬间火了,抓起尺子就打了他手心。孩子哭得撕心裂肺,可第二天,又把妹妹的绘本撕了。
“不打不长记性”,这话家长常说,可现实是:越打,孩子要么越叛逆,要么越胆小。艺博家庭教育接触过很多家庭,发现孩子犯错时,“冷处理” 比打骂有效得多。
第一个方式:先 “暂停”,再 “说话”
儿子把牛奶倒在了沙发上,爸爸正想发火,突然想起 “暂停”—— 他走到阳台深呼吸,等心里的火下去了,才走回来。蹲下来问:“你是想试试牛奶能不能像水一样流动吗?” 儿子点点头。爸爸说:“我们一起把沙发擦干净,下次想试可以告诉爸爸,我们用碗来玩。” 后来孩子想做什么,会先问 “这样可以吗”。
人在气头上说的话,多半带刺。先给自己 3 分钟冷静期,再跟孩子沟通,才能说到点子上。
第二个方式:让 “后果” 代替 “说教”
女孩总爱撕作业本,妈妈说了几次没用,索性不说话了。第二天上学,老师发现她作业本缺页,批评了她。放学回家,她主动跟妈妈说 “我再也不撕本子了”。妈妈没说 “早跟你说过”,只说 “需要新本子吗?我们一起去买”。
孩子没经历过 “犯错的疼”,就不会真的改。与其说 “你这样不对”,不如让他自己尝尝后果 —— 当然,前提是这个后果是安全的。
第三个方式:用 “行动” 代替 “语言”
男孩故意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,妈妈没骂他,自己默默捡了起来。第二天男孩又扔,妈妈还是没说话,继续捡。第三天,男孩看着妈妈弯腰的背影,突然说 “妈妈我帮你”。从那以后,他玩完玩具会自己收。
有时候,不说比说管用。家长的行动像面镜子,孩子会从镜子里看到自己该怎么做。
有位妈妈说,以前孩子犯错她必发火,家里天天鸡飞狗跳。后来用了 “冷处理”,孩子反而懂事多了。有次孩子打碎了花瓶,主动说 “妈妈你别生气,我攒的零花钱赔一个”。
孩子犯错是常态,家长的态度决定他会从错误里学到什么。艺博家庭教育常说,打骂只能让孩子怕你,而 “冷处理” 能让他学会怕 “错”。前者是迫于威慑,后者才是真正的成长。
标题:孩子犯错就发脾气?亲子教育的三个“冷处理”方式,比打骂管用十倍
分类:知识库
链接:http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790.html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© 2007-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陇ICP备13000288号-2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3577号
甘网文(2023)0763-002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.页面生成时间:0.649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