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邻居李姐愁容满面。她发现上高中的女儿变得很奇怪,晚上经常在房间里翻来覆去,很晚都不睡觉;吃饭时,要么暴饮暴食,一顿能吃两大碗米饭,要么干脆一口都不吃。而且情绪像坐过山车,前一秒还好好的,下一秒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。李姐一开始以为是孩子青春期叛逆,没太在意,可后来女儿成绩下滑严重,她才意识到问题可能很严重。
青春期孩子身体和心理都在快速变化,一些异常表现可能是心理预警信号。艺博家庭教育介绍,家长得抓住这四个重点,及时发现问题。
重点一:关注睡眠与饮食变化
青春期孩子学业压力大,偶尔失眠很常见,但如果长期入睡困难、多梦易醒,或者像小李女儿那样,睡眠规律完全被打乱,就得警惕。饮食上,突然的暴饮暴食,对高热量食物如炸鸡、蛋糕过度依赖,或者食欲严重减退,都是心理问题可能出现的信号。这时候,家长别只简单地说 “别熬夜,早点睡”“多吃点,别挑食”,要耐心询问孩子是不是遇到什么烦心事,有没有压力。
重点二:留意情绪波动幅度
青春期孩子情绪本就容易起伏,但如果经常毫无缘由地大发脾气、情绪低落,甚至出现焦虑、抑郁的症状,像总是唉声叹气、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,那就要重视了。有个男孩,原本性格开朗,突然变得沉默寡言,总是一个人待着,对同学的邀约也一概拒绝。后来家长发现,是他在学校被同学孤立了,导致心理压力过大。家长及时介入,帮助他解决了问题,才避免了更严重的心理问题。
重点三:观察行为习惯改变
原本爱整洁的孩子,突然变得邋遢,房间乱七八糟也不收拾;平时守时的孩子,开始频繁迟到;或者以前喜欢运动的孩子,完全放弃了爱好,整天宅在家里。这些行为习惯的改变,都可能暗示着心理状态的变化。家长要细心观察,一旦发现异常,及时和孩子沟通,了解背后的原因。
重点四:重视社交互动减少
青春期的孩子,渴望和同龄人交往。如果孩子突然远离朋友,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,在学校也总是独来独往,这可能是心理上遇到了困扰。可能是和朋友闹矛盾了,也可能在社交中遭受了挫折。比如有个女孩,因为在学校被同学嘲笑穿着土气,从此就变得自卑,不敢和同学交流。家长发现后,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,帮助她重建自信,改善了社交状况。
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,家长从睡眠饮食、情绪波动、行为习惯、社交互动这四个重点入手,及时识别心理预警信号,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,才能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关键时期。
标题:青春期孩子失眠、暴食,情绪反复?识别心理预警信号的四个重点
分类:知识库
链接:http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835.html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© 2007-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陇ICP备13000288号-2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3577号
甘网文(2023)0763-002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.页面生成时间:1.099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