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接孩子放学时,听到一位妈妈在叹气:每天早上赶时间送孩子去学校,白天泡在会议室和客户对接,晚上回到家孩子已经快睡了,偶尔想陪孩子读会儿绘本,手机消息不停弹出,只能一边回消息一边敷衍翻书。有天孩子突然问:“妈妈,你看我画的画了吗?” 她才想起孩子前一天把画放在了她的电脑旁,自己忙到根本没注意 —— 原来不知不觉间,忙碌已经把她的亲子时光 “偷走” 了。
这样的场景,几乎是很多家长的日常。我们总以为 “等不忙了就多陪孩子”,却忘了孩子的成长不会等。很多家长并非不想陪孩子,而是不知道如何在忙碌的节奏里,挤出真正有价值的亲子时光。在艺博家庭教育的亲子课程中,我们见过太多类似的家长,其实不用刻意腾出大块时间,掌握几个小方法,就能在忙碌中留住亲子教育的温度。
一、抓住 “碎片时间” 做 “专注互动”。不用追求每天陪孩子两三个小时,哪怕是早餐时的十分钟,放下手机认真听孩子说 “今天想和小明一起玩跳绳”,或者下班回家后花五分钟,看看孩子拼的乐高、画的画,真诚地夸一句 “这个城堡的窗户设计得好特别”。艺博课程里有位爸爸分享,他以前总觉得陪孩子要 “专门安排时间”,后来发现每天睡前花十分钟和孩子聊 “今天最开心的事”,孩子反而更愿意和他分享心事 —— 专注的十分钟,比心不在焉的两小时更有用。
二、把 “日常小事” 变成 “教育契机”。比如周末买菜时,让孩子帮忙算一算蔬菜的价格;晚上洗碗时,和孩子聊一聊 “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帮助同学”;甚至整理衣柜时,让孩子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 —— 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,其实都是亲子互动的机会。艺博的老师常说:“亲子教育不是‘特意做什么’,而是‘在做什么时带着孩子’。” 有位妈妈在课程中尝试后,发现和孩子一起叠衣服时,孩子会主动说 “妈妈,我今天帮老师叠了毛巾”,原本枯燥的家务,变成了了解孩子的窗口。
三、给孩子 “专属陪伴信号”。比如和孩子约定 “每天晚上七点到七点半,是我们的‘亲子时间’”,这段时间里,手机调静音,工作暂时放一放,哪怕只是一起读一本绘本、玩一局简单的拼图,孩子也能感受到 “爸爸妈妈现在只属于我”。艺博课程里有个家庭,以前爸爸总在陪孩子时接工作电话,后来他们定了 “亲子时间不接电话” 的规则,孩子明显变得更开朗,还会主动说 “爸爸,今天我们玩你小时候玩的跳房子吧”。
其实,忙碌从来不是 “缺席亲子时光” 的借口,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把 “碎片化的时间” 变成 “有温度的互动”。就像艺博家庭教育在课程中一直传递的:亲子教育不需要惊天动地的计划,只需要在日常的缝隙里,多一点专注,多一点倾听,多一点用心 —— 这些小小的瞬间,会慢慢变成孩子成长中最珍贵的记忆。
别等孩子长大才发现,我们错过的不只是陪伴的时光,更是孩子愿意分享心事、依赖我们的那些瞬间。从今天开始,哪怕只是十分钟,放下手机,认真陪孩子说说话、做件小事,就不算辜负孩子的成长。
标题:别让忙碌偷走你的亲子教育时光
分类:知识库
链接:http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981.html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© 2007-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陇ICP备13000288号-2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3577号
甘网文(2023)0763-002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.页面生成时间:0.619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