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22442517 Ad
Home » 品牌课程 » 学员分享 » 漫谈“知行合一”

漫谈“知行合一”

艺博教育
2019年12月5日 02:52 1,203

作者:宋娅廷老师

由尊敬的戴东老师讲授的高端课程《能量智慧》每一期都会吸引几百位甚至上千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齐聚一堂。戴东老师不断地净化着我们的灵魂、洗涤着我们的心灵,让我们知道生命的实相,唤醒我们从无明中醒来。在每期的《能量智慧》课程中,戴东老师都会讲到“知行合一”。下面,我将结合戴东老师所授,与大家聊一聊 “知行合一”。

“知行合一”,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。我们不能按照现代语境,简单地解释为知道道理就要去实践,这不是王阳明提出的 “知行合一”的含义。王阳明反对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的“知先行后”的说法,提出“知行合一”。他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,即是行;行之明觉精察处,即是知。强调一念发动即是行,让人们在修养上重视对意念的克制工夫。致良知,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。

王阳明在五十六岁时将自己的思想归纳为四句,被称为“四句教”: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,可以说此四句是王阳明对自己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。

简单介绍一下王阳明:王阳明名守仁,字伯安,号阳明子,世称阳明先生,故称王阳明。他是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文学家和军事家。他不但精通儒家、佛家、道家,而且能够统军征战。王阳明做到了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被誉为“三不朽者”,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。王阳明在哲学上提出“致良知”、“知行合一”的命题,冲击了僵化的程朱理学,最终集“心学”之大成。他坚持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,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首位,晚年提出事上磨炼。

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,被廷杖四十,贬至贵州龙场。龙场的恶劣环境超出了他的想象,可是却让他的内心变得无比强大。在他知道暂时无法改变现状,不得不听天由命时,王阳明每天都用静坐的方式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。当他的心彻底安定下来后,他就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:“如果是一个圣人处在我这样的环境下,他如何做?”他实际上问的是,圣人是如何改变外部世界有所作为的。

通过长时间的默想,他突然发现,圣人是没有办法改变外部环境的,他们只是适应环境。想到这里,他的心情轻松了许多,于是,他开始审视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的“格物致知”。他一心想成为圣贤,一直笃信朱熹的“格物致知”学说。为了实践,他曾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,希望能够格出竹子之理,但换来的却是刻骨铭心的失败,自己竟因此而病倒了。从此,他开始改变自己的看法。朱熹的“格物致知”和“圣人该如何面对困境”交织在一起在他的脑海里撞击着。终于有一天,这些问题像一幅画一样清晰地呈现在他的眼前。于是,王阳明的心学横空出世。

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。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。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龙场悟道”。圣人之道是什么,就是良知,良知人人都有。判断事情对错、是非,标准是良知,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。

王阳明在龙场所悟到的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”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夺目的光辉。所谓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”,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,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善恶的“良知”,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。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,那人人就是平等的,谁都没有权利支配谁,只有一个人有权利,那就是自己。只有“我”才能支配自己,“我”才是自己的主人!这是王阳明心学最根本的思想,也是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:“二十一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”的理由。

王阳明心学的宗旨是:我们心里的良知是应对万事万物的法宝,无须去外部寻求任何帮助。王阳明说:“我心中有个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,所以一切道理都在我心上,也就是:心即理。”

朱熹的“格物致知”指的是探究万事万物获得知识。他所指的知识是“人生哲理”。“格”就是探究,“物”指的是万事万物,“致”是求得、获得。“知”就是人生哲理。

而王阳明的“格物致知”指的是:通过在事儿上正念头而实现良知。“格”是正的意思,“物”就是事儿,是意之所在,“致”是停止、实现的意思,“知”是良知。良知是我们的心,是我们的本性。比如小孩子,都知道爱自己的父母,都知道尊敬自己的兄长,这就是良知的作用,但是这个良知可能会被私欲,自己的小算盘所遮蔽,所以只要正了念头,就能实现良知。正念头就是格物,格物了就致良知了,良知就是本我,是内心最真实的声音。致良知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。

        生活中,我们的烦恼来自于哪里?什么是烦恼?烦恼是如何产生的?相信大家一定对戴东老师讲的百合花的故事了然于心了。百合花,人看到了马上就会说是百合花,小狗看了是什么?玩具。一只小蜜蜂飞到了花瓣上,小蜜蜂会认为它是什么?食物。如果把它放在一个没有人,没有小狗,没有蜜蜂的空房间里,它静静地待在那里,它是什么?人来了,看到了什么?百合花。小狗进来了,看到了什么?玩具。蜜蜂飞来看到了什么?食物。这个时候它又是什么?我们所谓的百合花,是来自于百合花本身还是来自于不同的观察者的意识,也就是信念呢?来自于不同的观察者的信念和意识。

我们生活中的烦恼,是来自于烦恼本身还是观察者?观察者。百分之百来自于观察者。一切来源于自己意识当中的那个“我认为”,也就是我们的投影源让我们看到了这些烦恼。如果想改变它,只能改变自己的投影源,我变了,一切就都变了。两个和尚来到一个杆子前,同时看到了杆子上的幡迎风飘扬,和尚甲说:“幡在动。”和尚乙说:“风在动。”六祖惠能闻言告知:“不是风动亦非幡动,而是仁者心动。”心,生出万物,即所谓的物质世界;生出意识,即所谓的精神世界。有,是心欲令其有;无,是心欲令其无。一切都是心在妄想、分别、执着。我的世界是由我创造出来的;我的一切都是我创造出来的。所以王阳明说:“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。”

百合花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事物空性的存在,知道了阿赖耶识,知道了一切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。那一个“心”是“心性”,在佛法里叫“佛性”,也叫“真性”,也叫“真如”,也叫“本性”,是《大学》里的“明德”,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“良知”。

下面,我从致良知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烦恼来自于哪里。

我们每天最纠结的可能就是孩子,孩子让我们烦恼,所以我们走进了艺博教育,来寻求“灵丹妙药”。但有的家长上了好多次课了,还是烦恼,这样的家长还是大有人在的。他们在课堂上痛彻心扉,痛哭流涕的说一定按老师说的做,无条件的爱孩子,接纳孩子。他们作为爸爸妈妈的良知被唤醒,他们内心知道孩子也需要休息,也需要娱乐,但是回到家里,看到孩子不学习,玩游戏,又开始纠结,矛盾,内心撕裂,他们不能致良知,不能听从内心的声音,也就是不能知行合一,烦恼就又开始轮回。

很多的心理问题就是知行不能合一造成的。在极度的矛盾纠结中,身心疲惫,精神恍惚。内心的声音告诉自己他不爱我,但就是不愿意面对这个事实,结果痛苦压抑;内心的声音告诉自己应该努力,但行动上就是拖延,结果一生庸庸碌碌;内心的声音告诉自己看手机多了,会影响正常的生活,会伤害眼睛,但就是放不下,结果每次都后悔还要忏悔自己没有脱瘾而出;内心的声音告诉自己我应该去把跌倒的老人扶起,但就是没有走到他的身边,结果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,夜不能寐,等等。想想我们生活当中有多少次让自己的念头在善恶之间徘徊?有多少次是因为我们不能听从内心的声音去致良知,让自己知行合一?

知行合一会让自己心安,而心安即是强大!知识不是力量,信念也不足以称其为力量,只有良知才是让我们不生不灭的生命的本源。内圣才能外王。真正的王者一定是明德的,止于至善的,致良知的,知行合一的。时时致良知让我们不处于分裂的状态,不纠结,不痛苦,我心光明,光明良知,能量层级高,就有智慧,就会活出大自在,活出本我的光明自性,何来烦恼?当我们一心为善,合天道,无我利他,天都会来帮我们。

       这和戴东老师在《能量智慧》课程中讲到的哈雷视窗是契合的。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、天赋潜能、独一无二的,为什么生活了几十年后,天壤之别?有的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,而有的人潜能始终没有展现?盲区和隐私区的大小不同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不能时时致良知。知行合一就是听从内心的声音,就是真实、不伪装、内心坦荡。心无挂碍,才会究竟涅槃。

接下来再谈谈致良知和教育。教育在我们东方智慧里面,指的是传道、授业、解惑,如果我们用两个最简单的字来描述教育的话,就是唤醒。为什么叫唤醒?北大刘丰教授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内在具足圆满宇宙中的所有智慧,我们只是被有限的认知障碍在了一个能量层次相对比较低的状态,所以,当我们认识这些障碍,超越这些障碍的时候,我们自己内在具足圆满的智慧就能呈现出来,所以叫唤醒。教育的本质是唤醒,是唤醒每一个人内在本自具足的智慧,我们的孩子与生俱来就带着这种智慧,可是这种本自具足的智慧往往被我们的教育障碍了。传道就是让人明白人生的意义,获得自己内在具足圆满的智慧,在生命的整个过程中不断验证本自具足。

当一个人相信本自具足的时候,在生命的任何状态下,都不会妄自菲薄,因为我们本自具足,我们不需要从外面得到什么,我们内在全有;当我们相信本自具足的时候,我们相信所有人都本自具足的时候,我们不会妄自尊大。所以,我们对学生,对每一个孩子,如果认为他是匮乏的,他是需要被教育的,他是需要被修理的,这时,他内在的最宝贵的东西,就在这个所谓的教育和修理中被扼杀了。当我们相信他本自具足的时候,我们就知道原来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生命的过程中自我唤醒。

王阳明龙场悟道: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”,他认为人人都有良知;本师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悟道:“奇哉,奇哉,一切众生,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执著,不能证得。若离妄想,则无师智、自然智,一切显现。”孔子讲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”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《什么是教育》一书写到:“教育的本质就是一颗树摇动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。”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。 唤醒什么?唤醒每个人的良知、佛性、善的本性。

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。为师者,首先要有一颗安定的心,应该如履薄冰,念念不忘初心,时时致良知。正如戴东老师经常说的:“做教育若误人子弟,如埋兵于途,如杀人于道。” 为什么有些孩子不愿意去学校,不愿意面对老师,用逃避、掩饰、遮盖来达到他们嬉戏玩耍的目的,用作假撒谎来放纵自己,因为某些老师不能时时致良知,不能知行合一,不经意间驱使孩子们作恶但却要求他们向善。

《师道》开篇提到:人有三命,一为父母所生之命,二为师造之命,三为自立之命。父母生其身而师造其魂,而后自立其命。为人师者,人之贵人也,天下之贵人也。所以师者,关乎人之生命,关乎圣学之传承,关乎天下之太平,成人子弟则天下至德,误人子弟则天下大失也,不可不重视而慎行。

我们都在说人生规划,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,但这个远大的理想是什么?是上哈佛?是去清华、北大?

王阳明从小的志向就不是科举,12岁时,他问私塾老师:“何谓第一等事?”私塾老师回答:“中科举,做大官。”他郑重其事地摇头道:“成为圣贤才是第一等事。”

王阳明所谓的立志,就是要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,而这个方向在王阳明看来,就是走正确的道路,然后把道路走好,走到底。这条道路的名字就是“心安”。心安的人必是快乐的人。唯有听命于良知,我们在追求声色货利的道路上才可安心,才可快乐。良知是什么?王阳明说:一,它能知是非善恶;二,它与生俱来,唯人所有;三,它感应神速,是本能,是直觉;四,它有善恶之心。王阳明敬告晚辈:真正的学习是学习存养天理祛除私欲,是学致良知,是学知行合一,而不是那些看似全力以赴,实则只是追逐物欲的学习。

       人生变幻莫测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。谁都不知道下一步会走向哪里,会发生什么,人生无常,所以人生不可能有完美的规划。有才有德是精品,有德无才是正品。时刻光明自己的良知、净化灵魂,灵魂高贵,就是美好人生,就能永生。人生规划就是致良知。正如戴东老师说的 :成大事者必有天助,天助之者必有大德。厚德载物,天佑德,良知成就美好人生。孩子的良知被唤醒,他的人生不可能坎坷,“自助者天助”,一定会有“贵人相助”。

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。家长行正道,孩子才会走正道。父母时时致良知,孩子才能光明自性。父母是唤醒孩子良知的最好的老师,父母慈,儿女孝。孝是一个人最大的良知。每个人的良知里都有孝,知道尊重父母,但为什么我们一口一口喂大的孩子,万般宠爱于一身的孩子开始忤逆我们?我们家长做到知行合一了吗?我们的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不正见蒙蔽了我们的良知,我们做不到知行合一,良知不明,所以无论扮演何种身份,都不会合格。父母不慈,子女不孝。

立志,勤学,责善,改过,被称为“王门四规”。凡是进王阳明门下学习的人,都要把这四件事铭记在心。对“责善”,王阳明是这样阐述的:“朋友之道,然需忠告而善道之。使其有所感而无所怒,乃为善耳。”“责”是责备的责,“善”是善良的善。 也就是说,我们要委婉温和地指出别人的不足,让他们对我们有感激却没有恼怒。而这点真的是我们应该学习践行的。我们经常以“为了对方好”的名义,直接指出他们的过错,令他们无地自容,羞愧难当,甚至记恨在心。很多的老师和父母不就是这样吗?自己不停地在身语意上造业,同时让孩子处于一种羞愧自责的状态,甚至让他们产生仇恨,甚至更恶劣的行为,在孩子的阿赖耶识里不停地种恶种子。我们是在成就一个孩子还是在毁掉一个孩子? 所以,戴东老师常问我们何为善良之人?把事物引向良性状态的人方为善良之人。能把话说的让人舒服才是人生的最高修为。

善恶是内心良知的评判。离开人性谈教育一定是行不通的。爱与自由就是接纳,顺天性。父母过多干涉,就会让孩子产生恶的身语意。只有用良知去唤醒良知,用爱去唤醒爱。方法是冰冷的,不是万能的;爱是有温度的,生命的源泉,是让人更好的动力。

很小的孩子做错了事,都会掩饰、撒谎。撒谎是不对的,但是撒谎的背后说明他是知道善恶的,是有良知的。为善去恶是格物,需要父母的良知去帮他们光明良知、光明自性,让他们身心合一、知行合一。

日本之所以能在战后迅速崛起,是因为日本把王阳明的心学奉为神明。稻盛和夫把王阳明当作自己的心灵导师。他写了一本书《管理要学王阳明》,王阳明的思想在书中贯穿始终。比如:第五章:心存良知才是为人之道;第十五章:遵循良心法则寻得天君泰然的力量;第二十四章:成功在于用良知捍卫自己的正义感;第三十一章:知行合一的成功方程式;第三十二章:日益精进 心存天理。

我们敬爱的习主席两次公开赞颂王阳明,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。王岐山曾说:我脑海里常浮现王阳明的“致良知”和“知行合一”。

说到心学,看其理论阐述,会有玄而又玄之感。但若纵观王阳明的生平经历,我们便会明白,心学其实是极其踏实的,是王阳明践行出来的真实的人生智慧。无论是平淡质朴的一生,还是波澜壮阔的一生,我们总会遇到各种顺境逆境,心学便是告诉我们:法不外求,大道至简,回归本心。

良知永远是向善向“是”,但我们的心所发出的意,也就是念头却是有善有恶的。也就是王阳明四句教里面的“有善有恶意之动”。所以,王阳明要求我们要诚意: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念头;要格物,正念头。知行合一的“知”不是知道,而是良知,即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。如果我们能遵循内心的良知,复杂的外部世界将变得格外清晰,制胜决断,了然于心,彰显于外。

良知与生俱来,无所不能,只要你臣服它,听从它的指令去为人处事,就是致良知,就能成为圣人。

对天地万物有所敬畏,才可学到天地万物的真谛。当我们真的把天地万物当成自己身体、心灵的一部分时,我们就会不停地释放本性中最善的那些情感。善本身就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力量,我们不停地释放这些情感时,实际上就是在加强这种力量。

知道怎样做只是良知,去正确地做,才是致良知,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。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,就是要和世界发生感应,而感应的唯一方法就是要去做事。天下任何真理都不是说出来的,是做出来的。我们只有在事上磨炼,遇事后才能方寸不乱。

王阳明的弟子陆澄有个困惑,当然也是我们的困惑。他说:“静坐用功,觉得此心异常强大,甚至想着如果我们遇到某某事,必能轻松解决,可一遇事就蒙了。”静坐作用巨大,但纯靠静坐还不能彻底根除私欲成为圣贤,而且静坐有可能引发弊端,走入枯禅之境。王阳明针对此症,提出事上磨炼。他对陆澄说:“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,乃有益。”事上磨炼,通俗而言,就是要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造自己的心理素质,做到动静皆定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,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,以此沉着冷静,正确应对,最后就进入“不动心”的境界。“事上炼”是王阳明心学的顶级方法论,它不是阳明心学的补充,而是和阳明心学理论息息相关,浑然一体。为什么必须要在事上磨炼?事上磨炼,炼的到底是什么?很简单,由于“心即理”,心外无物、心外无事,所以我们在事物上炼的最终目的就是炼心!我们事上磨炼,就是要到人情事变上去炼心。喜、怒、哀、乐是人情,富贵、贫贱、患难、生死是事变,事变也只是在人情里,只要能在人情事变上致良知,那就是最好的炼心。

戴东老师在《能量智慧》课程中讲到什么是“一”。佛家说万法归一,道家讲抱元守一,儒家说执中精一,基督教说默祷亲一,回教说清真返一,可见各教皆为此“一”而来!老子《道德经》第39章开篇:昔之得一者: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宁,神得一以灵,谷得一以盈,万物得一以生,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。一切得一方可“生生不息”。因此一个人如果能得“一”就可证万物之本源,也可获得无量之能量,无量智慧。知行合一,最终是让我们不忘初心,守一、抱一,才能得一,就是明明德,就会获得无上正等正觉,就是连接宇宙高维。

尊敬的戴东老师思维谦卑,每次课程开始都会对大家说他就是一名导游,他博学精深,并能把所学融会贯通。他带着我们领略的都是古圣先贤的大智慧,都是有依止的善知识。下面我把戴东老师在山西太原《生命的重建》课程结束时说的一段话分享给大家:我只是一个导游,我不知道我们这次即将结束的旅行大家是否满意,不过没关系,因为风景到处都是,人生无外乎就是一场旅行而已。但是,你是希望永远当游客呢?还是去当导游呢?如果希望当导游,你就要多去几趟,熟识每个风景,对每个风景的文化和故事背景要深入骨髓,这样从你的语言里才能够表达出来;如果你想当游客,我也建议你多去几次,因为这次是在冬天,春天、夏天、秋天、雨天和晴天的景色各不相同。

最后,我想说,人生就是一场修心的旅行。苦就是人生,所以我们要离苦得乐。一念天堂,一念地狱。再难的路,再高的山都是一道道风景。戴东老师说自己是导游,那我们就跟随他用享受的心态,境随心转,带着信念,向着光,一路同行。

文 | 宋娅廷

标题:漫谈“知行合一”

分类:学员分享

链接:http://www.yibo365.cn/brand/13057.html
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
发表评论

4000-092-1288
咨询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