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女士把削好的苹果,第5次问儿子:“今天在学校怎么样?” 回应依旧是 “还行”。她不甘心,追问 “有没有和同学玩”,儿子头也没抬地扒拉着米饭,丢下句 “忘了”。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上演:她绞尽脑汁找话题,孩子惜字如金;她急了说 “你怎么什么都不跟我说”,孩子索性把碗筷一推,回了房间。
1. 用 “具体场景” 代替 “笼统提问”
别问 “今天过得好吗”,说 “我猜你今天体育课肯定跑赢了”。李女士听老师说儿子体育课表现好,故意这么说。儿子果然抬头反驳:“不是跑赢,是小组第一!” 她顺势问 “怎么赢的”,儿子讲了 10 分钟体育课的趣事。
有位爸爸接女儿放学,不说 “今天学了什么”,而是说 “我看到你们教室窗户上贴了新剪纸,是你剪的吗”。女儿立刻拉着他讲起手工课的故事。
2. 说 “我的糗事”,换 “你的心事”
先暴露自己的小尴尬,孩子才愿意敞开心扉。李女士吃饭时说:“妈妈今天上班记错了开会时间,冲进会议室发现没人,尴尬死了。” 儿子噗嗤笑了:“我今天早读时把‘拔萝卜’念成‘拔菠萝卜’,全班都笑了。”
张先生接儿子时说 “我刚才停车蹭到马路牙子,差点把后视镜撞掉”,儿子立刻说 “我比你惨,作业本忘带被老师说了”。原来孩子不是不愿说,是怕被说教。
3. 用 “选择题” 代替 “问答题”
别让孩子回答 “是或不是”,给几个具体选项。李女士问儿子:“今天最开心的是体育课、数学课,还是午饭时间?” 儿子想了想说 “午饭,今天有炸鸡腿,我和小刚比赛谁吃得快”。
有位妈妈问女儿 “为什么不开心” 总没回应,换成 “是同桌惹你了,还是作业太难了”,女儿马上说 “同桌借我橡皮没还”。选择题降低了表达难度,孩子更愿意开口。
艺博家庭教育认为,孩子不愿沟通,往往不是 “不想说”,而是 “不知道怎么说” 或 “说了怕被评价”。太笼统的问题、太严肃的语气、太容易被说教的氛围,都会把孩子推远。不如从具体场景切入、主动分享自己的故事、用选择题降低难度 —— 好的沟通,不是追问 “你为什么不说”,而是创造 “你愿意说” 的氛围。
标题:你家的孩子是不是不愿跟你沟通?3个话题打开话匣子
分类:知识库
链接:http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516.html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© 2007-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陇ICP备13000288号-2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3577号
甘网文(2023)0763-002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.页面生成时间:0.602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