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女士在鞋柜前。还有10分钟就迟到了,儿子在屋里翻箱倒柜,大喊:“妈妈,我的红领巾找不到了!” 她一边帮着找,一边埋怨:“你就不能用完放好吗?” 结果红领巾在沙发缝里找到了,可到校还是晚了。这样的场景隔三岔五就上演:课本忘带、水杯丢了、玩具到处都是,她每天像个 “跟屁虫”,帮孩子收拾烂摊子。
1. 给物品 “安个家”,从大分类开始
别让孩子面对一堆杂物,先分区域。赵女士和儿子一起把房间分成学习区、玩具区、衣物区。学习区放书桌、书架,玩具区摆收纳箱,衣物区挂衣柜。儿子觉得新鲜,主动帮忙搬东西。
有位妈妈和女儿把客厅分成零食区、阅读区、游戏区,贴上可爱的标签。现在女儿吃零食后会主动把包装袋扔进零食区的垃圾桶,看完书也会放回阅读区。
2. 让孩子自己选 “小窝”,增加归属感
收纳盒、抽屉,让孩子挑喜欢的。赵女士带儿子去超市选了印有奥特曼图案的收纳盒放文具,儿子特别珍惜。每次用完文具,都会小心翼翼地放回去。
张先生的儿子喜欢恐龙,他就买了恐龙造型的收纳架放玩具。儿子现在会把恐龙玩具按大小顺序摆在架子上,还会给新玩具 “安排座位”。
3. 用 “睡前整理” 养成习惯,从易到难
开始时简单点,慢慢增加难度。赵女士和儿子约定,每天睡前把当天用过的书本放进书包,玩具放进收纳箱。一周后,增加整理书桌的任务。一个月下来,儿子养成了睡前整理的好习惯。
有位妈妈让女儿从整理自己的小枕头开始,每天睡觉前拍拍枕头,放进枕套。后来女儿主动提出整理自己的小被子,现在连衣柜也能自己收拾得井井有条。
4. 奖励小贴纸,别用物质诱惑
给孩子成就感,而不是金钱。赵女士做了个表格,儿子整理一次就贴个小贴纸。贴满 10 个,儿子可以选一个小愿望,比如看一场电影。儿子为了多贴贴纸,整理得更积极了。
王女士的女儿每次整理好房间,就会得到一个小贴纸。女儿把贴纸贴在墙上,看着越来越多的贴纸,特别有成就感。现在即使没有贴纸,她也会主动整理房间。
艺博家庭教育认为,孩子丢三落四,不是故意调皮,而是缺乏整理习惯。大人的唠叨和帮忙,只会让孩子更依赖。不如和孩子一起,给物品 “安个家”,让孩子有归属感;用简单的任务、小小的奖励,帮孩子养成整理习惯。当孩子学会收纳,不仅能减少丢东西的烦恼,还能培养责任感和条理性。
标题:孩子总爱丢三落四的怎么办?一招让他秒变 “小管家”
分类:知识库
链接:http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518.html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© 2007-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陇ICP备13000288号-2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3577号
甘网文(2023)0763-002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.页面生成时间:0.629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