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22442517 Ad
Home » 师培院 » 知识库 » 父母把握教育尺度,孩子更独立更有出息

父母把握教育尺度,孩子更独立更有出息

艺博教育
2025年7月12日 10:22 10

超市里,赵女士被儿子拽着衣角哭闹。“我就要那个机器人,现在就要!” 孩子在货架旁打滚,引来一圈人围观。她叹着气掏出钱包:“这是最后一次。” 回家路上,儿子把机器人扔给她拎着,自己空着手跑在前头。她突然想起,孩子在家从不自己收拾玩具,写作业要催八遍,吃饭还要喂 —— 这些 “惯” 出来的毛病,好像都是从一次次妥协开始的。​

孩子独立教育

这五种情况,再心软也不能惯​

孩子在商场撒泼要玩具时,别因为 “怕丢人” 就妥协。李女士蹲下来对哭闹的儿子说:“我们约定过每月买一个玩具,这个月的已经买过了。” 她任由孩子哭了十分钟,之后牵起他的手:“哭完了吗?我们去买你爱吃的苹果。” 第三次遇到这种情况,孩子只是盯着玩具看了看,说:“妈妈,下个月我能要这个吗?”​

孩子打翻牛奶就喊 “我不是故意的” 时,别替他收拾残局。王先生让女儿自己擦桌子,看着她笨手笨脚地用纸巾擦了又擦,只是在旁边递干净抹布。后来孩子端汤时会格外小心,真洒了也会主动说:“我来收拾。”​

孩子喊 “妈妈帮我拿书包”“爸爸帮我系鞋带” 时,别急着伸手。张女士对二年级的儿子说:“这些事你一年级就会做了。” 儿子噘着嘴自己弄,虽然慢了点,但出门时抬头说:“妈妈你看,我系的鞋带是蝴蝶结!”​

孩子把不爱吃的青菜扔进垃圾桶,别默默夹走换成肉。刘女士让儿子把青菜捡起来:“不想吃可以少盛,但不能浪费。” 后来吃饭时,孩子会主动说:“妈妈,给我来两根青菜就好。”​

孩子对长辈说 “你走开” 时,别笑着打圆场 “孩子小不懂事”。陈女士严肃地让女儿道歉:“不尊重人是不对的,奶奶听了会难过。” 现在孩子见了邻居会主动打招呼,长辈夸她 “懂事”。​

这三件事,父母 “不管” 反而更好​

孩子自己能整理书包却磨磨蹭蹭,别跟在后面念叨。周先生发现儿子总忘带课本,没像以前那样帮他检查,只是说:“忘带了自己跟老师解释。” 第三次忘带时,儿子放学回来就把第二天要用的书摆在门口。​

孩子和小伙伴抢玩具哭着回家,别急着去找对方家长理论。杨女士问清缘由后说:“你觉得下次该怎么跟他说?” 孩子想了想说:“我可以问他‘能借我玩五分钟吗’。” 后来他自己解决了不少小矛盾。​

孩子学骑车摔了两次就想放弃,别逼着他练也别劝他放弃。马先生蹲下来问:“是觉得太难了,还是想休息会儿?” 儿子说 “想休息”,半小时后主动说:“爸爸,我们再试试吧。”​

艺博家庭教育认为,“不惯” 不是狠心,是帮孩子立规矩;“不管” 不是放任,是给孩子试错的机会。卢梭说过:“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。” 父母该做的是守住底线,把成长的空间还给孩子。毕竟,能自己系鞋带的孩子,将来才敢独自走更远的路。

标题:父母把握教育尺度,孩子更独立更有出息

分类:知识库

链接:http://www.yibo365.cn/teacher-training-institute/27564.html
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
4000-092-1288
咨询反馈